附近200米约爱电话_微信400快餐_500元四个小时快餐不限次数

  今天是今天是  
  开大主页   联系我们   设为主页

您的位置:首页工作动态文章内容

2018年度“学传统、讲道德、做文明学生” 主题教育活动总结表彰暨2019年度“歌唱祖国,青春逐梦” 主题教育活动启动大会


来源:学工部(处) 作者:学工部(处) 时间:2019-04-03 13:50

         2019328日下午240分,我校学工处在三楼报告厅召开2018年度“学传统、讲道德、做文明学生” 主题教育活动总结表彰暨2019年度“歌唱祖国,青春逐梦” 主题教育活动启动大会。副校长袁惠出席大会并讲话,会议由学工处处长李鑫主持。各院部书记、班主任、学生代表共计三百余人参会。

表彰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校学工处副处长、团委负责人刘子意宣读了《关于表彰2018年度主题活动优秀班集体和优秀学生的决定》,对2018年度在“学传统、讲道德、做文明学生” 主题教育活动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予以表彰,其中优秀学生24人,优秀班集体12个。

随后,校领导为受表彰的个人和集体代表颁发了荣誉证书。

中职校区优秀班主任代表冯昭军老师作为教师代表发言。他表示,作为教师要热爱教育、热爱学生,脚踏实地、淡泊明志、甘为人梯,积极投身班级管理工作。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校学工处副处长周永新宣读了2018年度“学传统、讲道德、做文明学生”主题活动总结报告。在2018年度主题活动中,我校各院部以学风建设为主线,以素质教育为长线,以行为规范养成为基本目标,通过加强感恩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诚信教育、养成教育等活动,不断提升学生自身道德修养和文明意识,营造出我校德育工作的和谐良好氛围,确保了主题教育活动顺利开展并效果显著。同学们在各种活动的熏陶和感悟中汲取了民族智慧的精髓,增强了文化和道德素质,明确了宣德、立志、修身、做人。主题教育活动圆满成功,效果斐然。

2019年我校将紧密围绕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五四运动开展100周年之盛典,以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经研究决定,面向全校,开展以“歌唱祖国,青春逐梦”为主题的2019年度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校学工处副处长兼汽车工程学院副院长闫军部署了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本年度主题教育活动分为“热爱中国我担当”、“立志成才我争先”、“文明礼仪我践行”三大活动板块。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学风建设紧密结合,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受教育、长才干、讲文明,进一步推进我校校风、学风、班风建设,夯实学生专业技能知识,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养成教育不断落到实处。

副校长袁惠代表学校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奋战在教学、科研以及管理服务工作一线的全体教职工致以衷心的感谢!袁校长在讲话中指出,今年是我们伟大祖国成立70周年和五四运动爆发100周年。为了弘扬革命传统,厚植爱国情怀,提升文明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我校学生提出以下几点要求:第一要厚植爱国情怀,凝聚精神力量;第二要追逐青春梦想,勇于担当责任;第三要坚持知行合一,提升文明素养。袁校长向学生们表达了美好的希冀,希望他们能够勇敢担当,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职责和使命,刻苦学习知识技能,为实现中国梦贡献一份力量。

会议最后,我校聘请了淮海战役纪念馆李瑶同志为全体师生作“淮海战役精神的内涵和启示”的讲座。她从淮海战役的部署和经过,总结了淮海战役实事求是、顽强拼搏、团结守纪、顾全大局、敢于创新的精神。淮海战役启示我们,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组织群众用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并且要有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事精神。

2018年度学传统、讲道德、做文明学生主题教育活动总结表彰暨2019年度歌唱祖国,青春逐梦主题教育活动启动大会在一片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不忘初心,恪守职责,努力培养新时代的优秀接班人。把党的教育方针贯穿在常规的教育教学管理当中,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导学生立志奉献国家、服务人民,努力促进学生健康、全面成长,为历下教育的发展不断做出贡献。                                                                                                                                                                                          学生工作(处)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2006-2012 徐州开放大学学工处 苏ICP备05016100号
制作:徐州开放大学学工处